来源: 时间:2025-10-01 作者: 点击:
修复生态团队王成尘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向萍研究员为最后通讯作者,在生态环境领域权威杂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IF=11.3,Nature指数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并被选为期刊的副封面(supplementary cover)文章。
无意中从受污染的矿区土壤摄入砷(As)会对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特别是对肝功能方面的影响。虽然砷诱导的肝毒性已被报道,但经口摄入暴露与肝损伤之间的影响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体外胃肠模拟法测定砷的生物可给性,并使用小鼠模型确定其相对生物有效性。经过10天的口服砷暴露后,砷的生物有效态含量在小鼠的肝组织中积累,导致铁超载和氧化应激。转录组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表明,铁死亡是砷诱导肝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主要机制。经口摄入砷会引发一系列导致铁死亡的级联反应:铁稳态被破坏、谷胱甘肽代谢受损和脂质过氧化物的过量产生。从机制上讲,砷暴露会降低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水平,同时促进铁积累,为铁死亡创造有利条件。这些变化伴随着关键铁调节基因表达的改变和抗氧化途径的破坏,从而影响谷胱甘肽依赖的防御系统。研究结果证实了铁死亡在砷诱导的肝毒性中至关重要,并为风险评估和治疗开发提供了见解。这项工作加深了我们对砷毒性机制的理解,并为干预策略提供了潜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