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果

    创新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创新成果 > 正文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在材料领域国际顶刊AFM(IF 18.5)上发表封面论文

    来源: 时间:2025-02-06 作者: 点击:

    我校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木质先进功能材料创新研究团队在材料领域国际顶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自然指数期刊,中科院一区TOP,IF 18.5)上发表题为 “In Situ Growth Mechanism of Nano Brochantite on Superhydrophobic Eucalyptus Scrimber”的 研究论文,于2025年1月29日被期刊遴选为封面论文并正式刊出。

    论文封面图片

    论文针对纳米颗粒在重组木表面原位生长过程和机制不明的关键科学问题,首次揭示了Cu4(SO4)(OH)6纳米颗粒在桉木重组木表面的形核细节及其原位生长过程中的尺寸演变轨迹。Cu4(SO4)(OH)6纳米花在形核阶段获得了相同的初始前驱体,在之后的生长阶段,纺锤形和长条形的纳米颗粒以不同方式自组装成纳米花结构。在改性桉木重组木表现出优异的超疏水、抗紫外、防霉、耐湿及功能可逆性。

    图1. 超疏水桉木重组木制备流程及纳米颗粒形貌演变过程

    TEM 形貌(上)和相应HRTEM图像(下)显示形核(a-c)和长大(d-h)过程,SAED(i-p);在不同时间依赖性下平均生长速率和纳米颗粒的长度和宽度(q):Cu(OH)2 和 Cu4(SO4)(OH)6的晶体结构(r)。

    图2. 超疏水重组木表面纳米颗粒形貌演变过程(a-h)

    该研究成果标志着重组木表面纳米颗粒生长机制解译获得重要进展,为开发多功能、高耐久性重组木材料及其制品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柏淯和2023级硕士研究生郭薛利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高伟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其他作者包括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倩、硕士研究生戴佳慧、王玲玲以及罗蓓副教授、杨龙研究员和杜官本院士。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60360),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2201AS070027)和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的资助。

    学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至善楼208室

    招生考试办公室:0871-63863605

    培养科:0871-63863437

    学位管理办公室:0871-63863192

    综合事务办公室:0871-63863276

    院长信箱:swfuyjsy@163.com

    西南林业大学 - 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